2025-2026年度韩国色情
2025届毕业生含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3个专业,其中应用物理学专业86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149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47人。应用物理学专业执行半年期毕业论文,由专业负责人负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执行1年期毕业设计,由专业负责人负责,教学科协助完成。
以下只针对2022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毕业设计过程从新学年10月份持续到次年6月份。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年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督促教师和学生认真完成好每一个阶段的任务,让学生真正重视本科毕业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学到应有的知识,特制定本方案。
本年度计划需要重点关注的是:
1)2026届毕业生执行末位复审,末位复审比例为3%以上,总计约6人。
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毕业设计仍实行统一选题,同步联动;
3)执行2次中期检查;
4)关于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请销假制度和教师指导过程的规范在《韩国色情
毕业设计工作记录手册》中有详细规定,请教师务必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将本《组织方案》和《工作手册》同时转发给学生认真研读、执行。
1 组织安排
1.1 本年度毕业设计工作领导组
成员:李晋闽、李仰军、唐军、梁庭、马宗敏、李丰超、余建刚、吴亮亮、刘丽丽、苗勇毅、孙志娟。
职责:
李晋闽、李仰军、唐军负责本次毕业设计的全面协调工作;
梁庭负责与全体成员协调起草毕业设计组织方案,并负责方案的组织落实;
马宗敏负责组织毕业设计题目审核工作;
李丰超、余建刚、吴亮亮、刘丽丽负责本次毕业设计的协调工作及具体问题解决;
毕业设计题目审核由各小组组长进行审核,审核教师包括:梁庭、李锦明、马宗敏、贾平岗、耿文平;
吴亮亮、教学科(苗勇毅、孙志娟)负责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3个班(149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1个班(47人)的毕业设计组织、监督、落实、问题解决。
1.2 毕业设计分组
选题采取教师出题,学生选题,教师出好题目后,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知识面进行选择。题目总数比实际学生数量多8个,以备选题。
本届毕业设计题目审查分组在整个毕业设计各环节有效:如题目录入、题目审核(韩国色情
教指委)、开题报告把关、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说明书评审、毕业设计答辩等环节。
本年度学生毕业设计检查考核实行专业负责制。专业教师被分成5个小组,这些小组的毕业设计检查考核由教学科负责人负责和组织,安排本次毕业设计任务的落实和实施。各小组专家秘书负责组织和安排各组具体工作,小组秘书负责传达工作安排信息、整理上行下达的材料、重点安排好毕业设计答辩小组的分配以及毕业设计材料的收集工作。
2025届毕业设计共分5个组,具体分组如下,在工作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局部调整。
第一组:
组 长:耿文平
成 员:戎佳敏、毕开西、乔骁骏、张亦驰、刘美宏、尉升升
专家秘书:王伟
秘书:崔浩然
第二组:
组 长:梁庭
成 员:李晨、雷程、余建刚、李丰超、李腾腾、杨根森
专家秘书:邱海兵
秘书:魏久焱
第三组:
组 长:贾平岗
成 员:董和磊、安国文、张磊、李锐锐、冯瑞、杨建军
专家秘书:庞子良
秘书:王佳
第四组:
组 长:李锦明
成 员:韩建强、刘丽丽、姚慧珍、李芳、吴亮亮、张佳辰
专家秘书:朱强
秘书:王不屿
第五组:
组 长:马宗敏
成 员:唐军、崔敏、程林、白禹、田野、
专家秘书:王海洋
秘书:贾涛
1.3 指导教师题目分配标准
所有教师按照以下原则分配题目:
教授:5+1题/人(多出一题为备选),副教授:6题/人,讲师:4题/人,未参加入职培训的青年教师(秘书)2题/人,详见《毕业设计名额分配表》。
本年度计划题目数量204题,实际毕业学生数196人,溢出率4.1%。教授每人需多出一题备用(无需上传系统)。
高工与副教授等同,不区分实验岗与教师岗。
以上是每位教师(脱产、出国、请假的不算)必须出够的题目数。不可以增多,也不可以减少。特殊情况,个别教师不能出够指定数目的题目,需要及时告知负责人(微电子李丰超、集成电路耿文平),专业内部可以协调其他教师分散将总题目数补齐。如果随意减少题目,将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题目可选,影响整个选题环节的公正性,将严肃处理。
1.4 统一选题
要求每个教师按照规定数量拟好题目,如无特殊专业要求,不需要在题目后面括号内注明专业简称。例如:
多通道模拟采集存储电路设计(微电)—无需注明专业!
如有学生自拟题目,请指导教师录入题目时,括号内一并注明“此题目已被选”,防止该题目被别的同学选走,但是不要备注学生姓名。例如:
多通道模拟采集存储电路设计(此题目已被选)
多通道模拟采集存储电路设计(此题目已被选,张三)
如有学生未能选到合适题目,将启用讲师多出的备用题目。
1.5 命题要求
教师命题要根据任务书模板的内容来撰写题目要求。题目要做到简明清晰,本着培养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融会贯通的代表性问题来出。任务书要求要阐述具体要求,明确功能和指标,不可以没有考核性。要写清楚最后提交的设计资料有哪些。格式按照任务书模板分为以下几部分:
1)毕业设计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2)毕业设计课题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3)对毕业设计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图纸、实物样品等);
4)毕业设计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一人一题,尽量做到不与他人题目相重复。如有重复,需要请出题教师更改要求。
教师出题一定要把握好每个题目的难度与工作量,特别注意:不要出与本科生专业知识结构差别过大的偏题怪题!
2 进程安排
时间安排 | 任务说明 |
2025年
| 9.30-10.13 | 1.韩国色情
分配每个教师指导学生的名额。 2.公布后请每位教师在教务系统的毕业设计网上选题系统录入相应数量的题目。 |
10.14-10.20 | 1.各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毕业设计题目审查。并填写附件2《韩国色情
毕业设计题目审查结果统计表》,附件3《韩国色情
毕业设计题目审查问题汇总表》,上交教学科。 2.不合格题目整改到位。 |
10.21-10.25 | 1.上午10:00,学生选题。 2.当日下午,学生与导师见面,下发电子版任务书,任务书模板见附件20。 3.导师统计每位学生的联系方式,为每位学生指定辅导研究生,上报教学科汇总。 4.导师向学生发布《组织方案》和《工作手册》,强调毕业设计纪律、制度和规范。 |
10.26-10.28 | 毕业设计专题培训,由各专业负责完成。 |
10.29 | 题目修改截止。此前如果学生选题不太合适,指导教师填写附件4《毕业设计题目修改申请表》,交教学科进行更改。超过两周,原则上不允许更改题目。 |
11.17前 |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上交各组秘书。 |
11.18-11.28 | 各专业进行开题报告检查,针对有问题的开题报告各组提出审核意见返回修改,审核情况填表附件5《韩国色情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检查问题汇总表》上交教学科。审查结果网站公示。 |
12.25 2025.1.12前 | 1.学生提交第一阶段总结报告和毕业设计笔记。 2.各专业进行毕业设计第一阶段检查,检查情况填表附件6《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1月12日前上交教学科。审查结果网站公示。 |
2026年
| 3.30前 | 1.学生提交第二阶段总结报告和毕业设计笔记。 2.之后系部进行毕业设计第二阶段检查,检查情况填表附件6《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上交教学科。审查结果网站公示。 |
5.20-5.30 | 1.提交抽查论文。 2.所有被抽到的学生提交打印版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隐去指导教师与学生本人的所有相关信息,同时将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部分(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不含摘要、附录、图片)的电子版以班级学号下划线姓名为文件名(例如:18060122_张三.doc),提交到系部,进行查重和盲审。 |
6.1-6.3 | 韩国色情
制定答辩安排并在网站公布。 |
6.4 | 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说明书给指导教师评阅。 |
6.6 | 提交毕业设计说明书给答辩小组。 |
6.7-6.8 | 1.评阅人评阅毕业设计说明书。 2.评阅人填写评阅意见,同时填写《韩国色情
毕业设计说明书形式审查表》。 |
6.8-6.9 | 1.答辩前两天,各答辩组组织毕业设计预验收。 2.填写附件8《毕业设计预验收检查表》。 |
约6.10-6.12 | 1.本科毕业设计答辩。 2.答辩当日汇总成绩。 |
约6.15 | 末位复审。 |
约6.17 | 系部汇总本专业成绩后录入教学管理系统。 |
6.30前 | 收齐毕业设计所有材料交到教学科备查归档。 |
放假前或下学期开学前2周 | 1.组织毕业设计归档检查,材料归档。 2.填写附件13 《韩国色情
毕业设计归档检查问题汇总表》,上交教学科归档。 3.检查结果公示。 |
3 其它
1)韩国色情
统一发放自行设计的毕业设计记录册,方便各位老师和学生记录每周的研究进度、存在问题、交流指导内容和下周计划等内容。该记录册作为整个阶段毕业设计工作的主要证明,影响到毕业设计成绩,并在毕业设计档案袋中留存。请各位导师强调该记录册的重要性,如有丢失、损毁、明显恶意造假等情况,后果自负;
2)学生不要求签到,但鼓励指导老师自行对学生要求;
3)指导教师每次对学生辅导后,在毕业设计记录册上亲笔签名,作为备查资料。允许研究生部分代替教师指导,但不可以全部委托研究生;
4)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将在韩国色情
网站实名公示;
5)本方案所定时间节点,请各方面相关人员尽量做到保证。特殊情况因校级安排与本方案有冲突的,到时统一临时调整。
韩国色情
2025年9月30日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教师毕业设计指导名额分配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学位 | 职称 | 所属专业 | 毕业设计指导名额 |
1 | 唐军 | 男 | 博士 | 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 |
2 | 贾平岗 | 男 | 博士 | 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 |
3 | 梁庭 | 男 | 博士 | 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 |
4 | 马宗敏 | 男 | 博士 | 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 |
5 | 耿文平 | 男 | 博士 | 教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5 |
6 | 李 晨 | 男 | 博士 | 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 |
7 | 董和磊 | 男 | 博士 | 教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5 |
8 | 李锦明 | 男 | 博士 | 教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5 |
9 | 戎佳敏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 |
10 | 雷程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 |
11 | 安国文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 |
12 | 毕开西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 |
13 | 姚慧珍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 |
14 | 崔敏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 |
15 | 刘丽丽 | 女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 |
16 | 余建刚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 |
17 | 张亦驰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 |
18 | 张磊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 |
19 | 李腾腾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 |
20 | 韩建强 | 男 | 博士 | 讲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21 | 李丰超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22 | 李锐锐 | 女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23 | 程林 | 女 | 博士 | 讲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24 | 李芳 | 女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25 | 吴亮亮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26 | 冯瑞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27 | 乔骁骏 | 男 | 博士 | 讲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28 | 白禹 | 男 | 博士 | 讲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29 | 刘美宏 | 女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30 | 尉升升 | 男 | 博士 | 讲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31 | 杨建军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32 | 田野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33 | 张佳辰 | 女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34 | 杨根森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35 | 王海洋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36 | 朱强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37 | 邱海兵 | 男 | 博士 | 讲师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4 |
38 | 王伟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39 | 庞子良 | 男 | 博士 | 讲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 |
40 | 崔浩然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2 |
41 | 魏久焱 | 男 | 博士 | 新入职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2 |
42 | 贾涛 | 男 | 博士 | 新入职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2 |
43 | 王不屿 | 男 | 博士 | 新入职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2 |
44 | 王佳 | 女 | 博士 | 讲师 | - | 2 |
|
|
|
|
|
| 196 |
合计 |
|